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师范(教师教育)院校纵向帮扶欠发达地区“三所学校”和县中质量提升工作方案(2024-2027年)》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新增师范(教师教育)院校纵向帮扶“三所学校”牵头校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切实推动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发展,2025年7月11日,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主办、A行动联盟秘书处和河源市教育局联合承办的“广东省师范院校纵向帮扶“三所学校”A行动联盟联席会议暨帮扶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我校河源校区召开。河源市、梅州市、惠州市、揭阳市和汕尾市等五市教育局,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嘉应学院、惠州学院等联盟成员单位代表等5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院院长熊华军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以“协同帮扶・共促均衡——聚力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深化师范院校纵向帮扶机制、提升粤东等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等议题展开,包括地市教育局及院校工作汇报、经验交流、联盟秘书处揭牌等环节。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苏晖在致辞中指出,会议既是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的关键步骤,也是响应党中央教育强国建设战略的具体实践,是破解区域教育失衡、补齐乡村短板的治本之策。他表示,作为联盟牵头单位,学校将践行“党之所需、高校所能”原则,与兄弟院校协同构建“师资流动、课程共享、资源互补”的帮扶生态,以“人工智能+教育”为特色,通过数字化课堂、AI赋能教学等创新举措,推动县域课堂改革与教师数字技能提升,让教育之光照亮每一寸乡土,让乡镇学校的课堂焕发新的活力。

河源市教育局局长杨利华作为东道主承办单位致辞,杨利华总结了2024 年河源帮扶工作成效。河源市通过大规模调研摸清需求,采用“两极推进”模式覆盖多所学校,纵深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与“一校一品”建设,累计培训骨干教师1800多人次。他特别提到“爱种子”课改让乡镇课堂互动性显著增强,同时提出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等建议。

会上,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苏晖、河源校区党委书记罗君辉、嘉应学院教师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周利锋、惠州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邓伟浩、我校纵向帮扶工作专班办公室主任杨定玉等高校代表与河源市教育局局长杨利华、梅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罗涤权、汕尾市教育局副局长陈炳社、揭阳市教育局副局长林晓畅、惠州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督学孙伟存等五市教育局代表共同为“广东省师范院校纵向帮扶‘三所学校’A行动联盟秘书处”揭牌,标志着校地协同、区域帮扶进入系统化、常态化新阶段。根据联盟章程,五市联盟将建立季度简报制度与联席会议机制,实现区域教育资源共享与成果推广,共同推进粤东五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随后,梅州市、惠州市、揭阳市、汕尾市等四市教育局代表依次汇报帮扶工作情况,联盟院校同步交流帮扶经验。其中,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张晓梅博士详细介绍了“G-Star数智课堂”在河源的实践,通过开发60余个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教程、500余个优质课例,推动乡镇课堂从“教师主讲”转向“学生探究”,不断深化人工智能赋能教学。
最后,在各位与会代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熊华军教授总结指出,教育帮扶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我们应“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一校一策’的绣花功,把论文写在粤东大地上,把成果融进孩子成长中!”期待在粤东这片改革热土上,A联盟率先蹚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广东帮扶新范式”,共同谱写广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此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进一步明确了广东省师范院校纵向帮扶的工作重点及方向,凝聚了“精准施策、科技赋能、校地协同”等共识。未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将继续联合联盟各方,深耕粤东基础教育,为广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撰稿:李晓敏 审核:熊华军 吴水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