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一校一品”工程进度,做好书稿出版前的质量把关工作,7月21日,广东省师范院校纵向帮扶“三所学校”A行动联盟在我校东校区工业实训中心召开“一校一品”书稿修改与质量把关会议。“一校一品”书稿负责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相关负责人、学校参与帮扶工作的教师及相关院系领导30余人线上线下同步参会,会议由杨定玉教授主持。
会上,杨定玉详细介绍了“一校一品”丛书的基本情况。他指出,该丛书是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帮扶河源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立足教育学视角与河源市实际,通过“强特色”挖掘不同学校的独特亮点,凝练形成各校品牌文化,并以丛书形式系统呈现。目前,第一批丛书已进入出版社校对完善阶段,第二、三批丛书的部署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
随后,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周景芳主任与刘丽丽老师针对丛书质量提升与出版工作建言献策。周景芳主任通报了书稿编辑进度、书号申请动态,明确了书稿格式、字数规范,并强调撰写过程中需严格把控意识形态问题。刘丽丽老师指出第一批丛书存在的图片模糊、理论深度不足等问题,建议第二、三批丛书尽早确定题目与目录大纲;同时,她还就丛书精装及彩色印刷事宜与与会教师展开深入磋商。
在丛书撰写与汇报环节,负责第一、二批丛书的教师逐一分享进展与难题。贺玲老师提出,撰写过程中需加强与对接学校的常态化沟通,精准提炼学校品牌文化;熊华军院长团队以大塘小学“童心教育”为案例,详细展示了从书目框架搭建、实地调研到撰写打磨的全流程;王孝金老师分享了材料收集整理的实操经验;付平老师介绍了所负责两本书的推进情况;杨定玉教授则结合自身经验,在参考文献规范与图片引用标准等方面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实用指导。



会议最后,熊华军院长作总结性发言与工作部署。他要求,第一批丛书需加快完善并尽早出版;第二批丛书负责人务必在8月底前向出版社提交初稿;第三批丛书相关人员需于7月底前赴河源完成目标学校遴选,借鉴前两批经验确定选题并启动撰写工作,确保纵向帮扶工作扎实推进,助力河源市基础教育特色发展与品牌升级。
撰写:陶燕琴 审核:熊华军 吴水爱